当前位置:首页 > 伤病情况 > 正文

全明星赛清晨再迎强敌,毕尔巴鄂竞技强势反弹,主帅态度:信心回归,训练强度明显提升的简单介绍-电竞博彩平台

  

全明星赛清晨再迎强敌,毕尔巴鄂竞技强势反弹,主帅态度:信心回归,训练强度明显提升的简单介绍

  UXRen北美社区成立至今,旨在聚集华人UX设计师群体,为提供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。此外,我们希望大家也能够能线下碰面、聊天、互相认识,分享彼此的UX设计宝贵经验。

  本期撰文/Leecy

  会议记录/陈若涵

  整理/Leecy, Pan Wei, Patrick

  摄像/大佳楠

  录音/Pan Wei

  不知不觉快要毕业了,身为UX设计师,投身行业、发光发热的时候到啦!

  是去家喻户晓、实力雄厚的Corp(甲方公司)?

  还是去环境fancy、客户百变、设计水平全明星的Agency?

  还有,仿佛做个独立artist,自己开个boutique studio也蛮不错?

  本期UXRen就带你竞博电竞统统过一遍~

  本文长度为3000字,建议阅读8分钟

  一、本期嘉宾介绍~

  这次的纽约线下活动,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三位风格迥异、经验丰富的优秀UX designer:

方贞硕(GOOGLE交互设计师)

  

  上期给大家分享了精彩的白板设计/速写笔记的贞硕,代表大型美国科技公司的一员,前Mozila UX Designer、现Google Interaciton Designer的她,分享了很多自己的设计心得;

DAVID FU(傅裕煒) INTERACTION DESIGN LEAD @METHOD

  

  作为一名活跃在纽约UX圈的资深设计师,带来了重磅的经验分享。先后混迹于RGA/Sapientnitro工作的他,曾斩获Emmy、Cannes、FWA及awwwards等多项大奖。他对UX 2016年的设计趋势、对于初级设计师的要求、对UX行业的总体分析,都发表了犀利而独特的见解。

PEIQI SU(SENIOR DESIGN ADVISOR @HIFU SERVICES INC.竞博官网

  

  活泼俏皮的Peiqi作为神秘嘉宾第一次来到UXRen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
  从NYU ITP毕业的她,自己成立了工作室,作为一名独立艺术家以及企业咨询师,策划和设计交互装置艺术。(用她自己的话说是“做了一个神奇的可以改变你竞博app下载人生轨迹的项目。”)她从另一个侧面,分享了UX Designer在创业、独立创作时的有趣经验。

二、现场一瞥~

  还是熟悉的配方,还是熟悉的味道~

  线下进行到第三次,小伙伴们也渐渐熟悉了wework的环境,气氛更像是老朋友碰面,亲切融洽得不得了~

  

  笑点不断的meetup,嘉宾跟小伙伴们闲话家常~

  

  且看专注的小伙伴们~(不小心发现软妹子数枚@__,@)

  三、现场回顾~

  本次活动的话题主要围绕:

  不同环境里的UX是如何工作的?

  所以流程上,我们也选择了更加灵活的现场问答式!嘉宾的10分钟简短介绍之后,立刻进入了你问我答的环节。

  通过之前的问卷调查,我们收集了近100个问题,并从中选择了大多数,向嘉宾们发起一大波提问~

  下面是一些精彩问答回顾,希望可以帮到正在找工作、考虑跳槽、犹豫不定的你哟~

  

  四、精彩问答~

  问题1:介绍一下不同环境中的UX Designer工作和Team合作的流程?

  贞硕:根据产品,会划分为不同的team。一个team由UXdesigner,UX researcher,项目经理和工程师构成(更细的划分还会加上一个visual designer)。UX designer会Support engineer,需要build prototype用来测试和验证。会用keynote来做prototype,主要展现设计理念。 会经常做design sprint,公司有global sprint week,这个星期会着力解决一个问题。

  

  方贞硕在向小伙伴们介绍公司的设计流程

  David:Method是个小的design consulting firm。我作为UX lead,和团队里的视觉设计师,一个UX设计师,一个项目经理共同来负责一个项目。 根据不同项目,最快的,一个月可以build up,有的app要半年。在Agency,比较困难的是了解用户的使用过程并收集反馈,因为通过sprint,可以让产品很快地上线、发布。

  Peiqi:对我来说,通常是被通知或邀请参加某个展,deadline是什么时候,自己在这个里面安排,自己想concept到完成。有时候是base在自己某个作品上进行加工,有时候需要构思一个新的idea,所有到concept building到exucation都是自己的studio独立完成。

  问题2:目前在公司的职责?

  贞硕:工作的很大一块是如何和PM和工程师合作。确保之前的设计能真正落实,不在于设计时多么精巧,而是团队合作让百分之多少的设计真正被设计出来。

  David:让客户满意,同时自己也~满意。

  Peiqi:让我们自己满意 (笑)我们不停地寻找新的机会,机会总是可遇而不可求。我们会根据现在的资源不断来调整我们的目标。现在自己做的东西会把自己带到一个地方,每一个新的项目其实都是跟之前的经历有联系,一点点慢慢串起来。

  问题3:如何制作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集?

  David: 首先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谁在看你的作品集: 是猎头?项目主管?Recruiter?UX设计师?其次,了解公司的属性:你是想去大公司?startup?还是agency? 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?UX设计师的作品集应该着重突出解决的问题的方法,你在团队中担任的是什么样的角色,还原整个设计过程。最后的结果其实不是最重要的,面试官更感兴趣的是你是如何一步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,在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做取舍和做决定,展现你的设计过程(process)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
  

  Daivd准备了关于作品集的slides,小编已经贴心地放在文末供大家查看了哦

  贞硕:讲好故事,列好bullet points,不是流水账,而是真正的一个思考过程,还原了你之前的设计process。

  Peiqi:艺术作品更像是一个表达自己的过程,作为有UX背景的设计师,会把观众的interaction考虑进去,让大家投入地去玩、去思考,同事表达自己,是我作品在探索的方向。

  问题4:请问O1要怎么申请?

  Peiqi:总体来说,O1越来越难了。需要很多个人的报道、参展的记录,outstanding的project,很多人的推荐信,需要时间、耐心和documentation。一般来说,需要去咨询律师,把你的东西摊开给他,他会告诉你,是否qualify,如不,好的律师会告诉你还欠缺哪些,可以继续准备。现在符合要求的五项qualification,如果有3项符合就可以了。具体的大家可以去查一下。

  

  机智幽默的Peiqi惹得全场大笑,她坦言,如果能回到过去,希望多懂一些法律知识,创业之路十分不易。

  问题5:作为一名UX designer,你们如何定位自己?是如何走到现在的?

  贞硕:就像David的说的,UX是全才。在google,会更讲每个人是一个T shape,你要什么都懂,但并不代表什么都能精通。要发现自己的兴趣,目标是如何找到自己喜欢做的那一部分,你找到以后就能做好,公司就会看到你的能力。比如,我比较喜欢做偏strategy,而不是coding。(笑)你让我做coding也是ok的,我也能code出来,但是这不是我工作的乐趣所在。

  David:每个时期需要UX designer掌握的技能都不一样。实习很重要,去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,去尝试不同的岗位。找到自己的fit。我们对自己的专长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,比如我最开始是在interactive firm做flash,写action,UX的其它方面比如用户调研,都是通过自己摸索来一步步学习和提高的。

  

  David分享了自己分析的UX成长评量的infographics

  Peiqi:自己之前也没有想到要走这条路,只是一直对tangible interface很有兴趣,之前并没有想太多,做完thesis project就突然发现了一条新的路,所以就对自己说:why not?就这么走上了独立艺术家的”不归路”……(全场笑)

全明星赛清晨再迎强敌,毕尔巴鄂竞技强势反弹,主帅态度:信心回归,训练强度明显提升的简单介绍

  

  Peiqi曾经参与的Kickstarter项目

  问题7:走到现在,面试新人,最看重的是什么?

  贞硕:团队合作能力是很重要的,现在很多公司,都有一个流行的面试流程,就是想象我们两个人一块出差,飞机延误了,能不能有话聊?这个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互相是否能够配合协作。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知道自己能做什么,需要别人帮助什么。

  David:有必要的skill set和design thinking、communication skills,容不容易一起工作。

  Peiqi:做装置很辛苦,所以需要非常有热情,非常willing to learn more things。

  (Peiqi的先生是一位creative technologist,也是一位大牛,他补充了自己的洞见:有没有条理,自己可以把事情打理好,self motivated,管理好自己的事情)

  

  Peiqi及先生完成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

  问题8:面试技巧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?

  贞硕:我觉得还是做你自己,不要粉饰,既然知道自己工作经验不足,可以多做side project去弥补,把过程做的清晰完整,都是加分项。

  David:我觉得既然知道自己工作经验不足,平时就要多做练习,学校的project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,关键是过程清晰、完整,呈现一个UX Designer的思维。

  问题9:和同事相处如何应付语言文化问题?

  贞硕:我工作的环境里,美国人是少数……(笑)可以说是很多元的文化环境,很多是欧洲人、各国人……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困扰。

  David:因为身处广告公司,还是跟美国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最初会有不适应,需要去关注一些文化上的东西,比如体育方面的新闻、流行的音乐、电影等等,慢慢就会找到话题。

  大家还聊到了Mentor的重要性:

  大家一致认为,一定要找一个了解你的人,愿意帮助你的人,不一定是职业上的直系领导,可能只是一个同事,可能只是一次倾谈……只要能够给你启发,给你职业发展道路、甚至人生经历上的参考,都可以说是mentorship。不同的mentor,能给你不同的帮助,你能从他/她身上学到东西,无论是manage、design、技术性,还是人生道理。找到那个人,talk to them,learn from them。

  五、嘉宾分享资料

  David专门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他发表在Conversion Lab上的文章——《2016年UX设计师发展趋势》 (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资料链接)

  (原文请将地址复制到浏览器查看:https://goo.gl/A6DXOG)

  结语

  看了以上亮点回顾,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收获? 是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变态面试,还是决定毅然转型,做一名光荣的装置艺术家?

  anyway,小编希望大家无论决定奔向哪种工作岗位,都能make the right decision,然后热爱你选择的工作!

  因为UXRen相信,UX Designer们无论在哪里工作,都会带着一颗让这个世界更好的心,矢志不渝地致力elevate我们的生活。本期就是这样,我们下期再见!

  

  UXRen社区简介:

UXRen社区(www.uxren.cn),用户体验从业者的专业社区。成立于2009年6月,7年时间逐步发展成长为国内最大、最专业的用户体验从业者社区,会员数量超10万。

社区在国内15个城市拥有分舵组织,推动当地的线下活动交流,北美和欧洲分舵也已成立,北美分舵已拥有近2000人的会员数量。

社区提供公开课、文章、招聘、培训、翻译、会议及外包等服务,累积开设线下公开课100余次,与会者超过2万人,翻译130多篇优质UX外文,助力全球华人用户体验从业者的职业发展。

  关注UXRen公众账号,获取更多用户体验干货!

发表评论

  • 27人参与,1条评论
  • 郭媛成 于 2024-12-10 00:01:27  回复
  • 性价比很高,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,点赞! 性价比很高,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,点赞!

推荐文章

最新文章

取消
扫码支持 支付码